杭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杭州大学

[切换城市]
杭州站> 杭州教育> 杭州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信息

中国计量大学

英文名: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简称:“中量大”,“CJLU”,“中国计量学院” 所在地:杭州 院校代码:10356 类型:理科类/文科类/理工类/工科类/考研院校

  • 中国计量大学师资怎么样, 中国计量大学师资好不好

截至2016年4月,中国计量大学共有专任教师1257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75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2.5%;有共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浙江省特级专家3人,浙江省“千人计划”4人,浙江省特聘教授5人,浙江省教学名师6人;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 中国计量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共享院士)(2人):庄松林、张钟华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人):林建忠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林建忠、俞晓平、王月兵 国家“千人计划” 入选者(2人):王天根、张以哲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7人):林建忠、俞晓平、李东升、王月兵、黄岳祥、舒康颖、金尚忠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林建忠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张土乔、徐时清 浙江省特级专家(3人):林建忠、张土乔、金尚忠 浙江省“千人计划” 入选者(4人):孙长庆、金群、朱建明、王东宁 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李东升、董新永、张军杰、韩张华、彭应全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林建忠、俞晓平、李青、舒康颖、王月兵 浙江省151人才重点资助人选(7人):林建忠、宋明顺、韩宝瑜、金尚忠、葛洪良、张土乔、徐时清 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选(9人):俞晓平、王小华、池作和、李东升、王月兵、董新永、李九生、张勇、张军杰 浙江省教学名师(6人):宋明顺、李青、陈乐、李东升、金尚忠、陆慧娟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教坛新秀(6人):周静伟、陈晓竹、邬燕红、周立军、卢飒、赵明岩 全国模范教师 (1人):陈乐 全国优秀教师(1人):李青 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李青 浙江省功勋教师(1人):李青 浙江省优秀教师(7人):宋明顺、陈乐、葛洪良、杨其华、邓泽球、沈为民、王秀敏
教学团队名单
序号
团队名称
带头人
级别
获批年份
1
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团队
李东升
国家级
2009
2
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李青
省级
2008
3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团队
李东升
省级
2008
4
工程训练中心教学团队
徐向纮
省级
2008
5
《光学原理》课程教学团队
金尚忠
省级
2009
6
《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团队
宋明顺
省级
2009
参考资料:

  • 管峰简介
  • 基 本 信 息姓 名管 峰性 别男出生年月 1977.1学位/学历博士职 称副教授 一级学科生物学二级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二级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 动物生物技术与分子遗传办公地点格致北楼203-2 联系电话0571 - 86835772手 机 13819114385E—mailjlguanfeng@yahoo.com.cn在 研 课 题 (合作)国家科学技术部“863计划引导”项目:应用高新生物技术选育超细毛羊的研究,项目编号:2005AA001420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the New-Shoot Talented Man Plan Project of Zhejiang Provence痒病易感绵羊的检测与应用(2010R409047)农业部:优质转基因细毛羊新品种培育 项目编号:2009ZX08008-001B(2009-2011年) 获 奖 情 况 2011年教学比赛二等奖2005届南京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获奖单位: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二等奖;2010年11月,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教育联合会颁发。2011.10 十三届全国畜牧兽医大会优秀论文奖近 期 发 表 的 主 要 专 著 Guan F, Pan L, Li J, Tang H, Zhu C, Shi GQ. Polymorphisms of the prion protein gene and their effects on litter size and risk evaluation for scrapie in Chinese Hu sheep. Virus Genes, 2011, 43:147-152. DOI:10.1007/s11262-011-0609-5Feng Guan, Nan Liu, Lei Pan, Jie Li, Cheng Zhu, Guoqing Shi. Mismatched allele specific PCR for detecting the Booroola gene (FecB).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bio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Qiqihaer, 2010, (3): 159-161.GUAN Feng , LIU Shou-Ren , SHI Guo-Qing , AI Jun-Tao , MAO Da-Gan , YANG Li- Guo . Polymorphism of FecB Gene in nine Sheep Breeds or Strains and Its Effects on Litter Size, Lamb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cta Genetica Sinica , 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 2007,99:44-52GUAN Feng , YANG Li- Guo , CHENG Rui -He, CAO Shao -Xian. Review of the role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family and its receptors in the reproductive modulation 中国临床康复(英文版) 2005 , 9 ( 42 ): 190-193 管峰,刘光富,罗媛媛.猪Prepro-orexin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数关系,中国农学通报,2007,27(8):36-39管峰,石国庆,艾君涛,刘守仁,杨利国.湖羊6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多样性与产羔数的关系,遗传,2007,29(10):1230-1236管峰,杨利国, 艾 君涛,刘守仁,石国庆.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 PCR 快速测定绵羊 BMPR-IB 基因型方法的建立,遗传, 2005 , 27(4) : 579-583 管峰,刘守仁,程瑞禾,代蓉,石国庆, 艾 君涛,杨利国 绵羊 BMPR-IB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和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 , 28 ( 2 ): 75-79 管峰,杨利国,艾君涛.一种 SNP 检测新技术: Tetra-primer ARMS PCR 技术,生命的化学, 2004 , 24 ( 6 ): 514-516 管峰,杨利国,程瑞禾,曹少先. 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及其受体在生殖调控中的作用,生理科学进展, 2004 , 35 ( 3 ): 262-264管峰,刘守仁,石国庆,艾君涛,茆达干,杨利国.FecB基因在9个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和羔羊生长发育的相关性.遗传学报,2006,33(2):117-124石国庆,皮文辉,杨永林,倪建宏,管峰 2010年7月7日授权 专利号:ZL 2009 2 0164669.9 专利权人:新疆农垦科学院 实用新型专利:家畜用阴道海绵栓 石国庆,杨永林,倪建宏,管峰,皮文辉,陈静波。2008年授权,批准号:ZL 2007 2 0146006.5实用新型专利:家畜专用移动式手术车,管峰,石国庆,杨利国,刘守仁,艾君涛,万鹏程.一种快速检测绵羊多胎FecB基因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010544992.6;公开号:CN101979659A;申请日:2010.11.16;公开日:2011.02.23主 持 完 成 的 科 研 项 目 完成一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个 人 简 历 管峰 ,男,博士, 1977 年出生。 2000 年毕业于山东莱阳农学院,获得农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南京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奶牛冻精质量检测和亲子鉴定等研究。 2002 年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杨利国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绵羊育种学家刘守仁教授,主要从事绵羊品种纯度鉴定、绵羊多胎分子机制和信号转导机理的研究。还参与了孕酮海绵栓开发研制(获国家专利)、胚胎移植技术、重金属镉对胚胎毒性研究、抑制素基因免疫技术、基因疫苗安全性研究、孕酮单克隆抗体研究等。 主要社会兼职 :江苏省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会员、江苏省灌南经济发展顾问。 其 他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分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会员;浙江省动物学会会员;浙江省遗传学会会员。杭州市中小企业科技志愿者
  • 葛建简介
  • 基 本 信 息姓 名葛 建性 别男出生年月 197903学位/学历博士职 称副教授 一级学科生物学二级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二级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 药理/毒理学、药物/毒物分析以及药物/毒物代谢动力学办公地点格致北楼205-1 联系电话0571-86835702手 机 E—mailgejian@cjlu.edu.cn在 研 课 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以及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等项目。获 奖 情 况 未添加近 期 发 表 的 主 要 专 著 1、Determination of oridonin in rat plasma by RP-HPLC,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43(2007):793-797. 2、Determination of atractylenolide II in rat plasma by RP-HPLC,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2007,23(3):299-303.3、RP-HPLC法同时测定参苓白术颗粒中白术内酯II和III的含量,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6):1319-1321.4、城市水环境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测定与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08,22:35-36.5、冬凌草甲素的肝毒性及毒代动力学研究,全国第八届中药和天然药物及第五届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武汉.6、高血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肝脏病理学动态的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6,26(11):1399-1403.7.氧氟沙星在鲤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研究,水生生物学报,2005,29(2):227-229.8.氧氟沙星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中国动物保健,2004,5:41-43. 9.洛美沙星在鲤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研究,淡水渔业,2005,35(1):16-19.10.甲磺酸达氟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6,39(2):418-42411.鲫鱼血浆中穿心莲内酯的检测及药动学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33:14564-14566.12.鲫鱼血浆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检测及药动学研究,世界农业,2008,10:16-17.13.鱼体内环境激素DMP和DEP的检测方法. 水生态学杂志,2010, 3(2):116-119.1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非鱼组织中两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残留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46(12):1475-1477.15.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在乌鳢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残留. 中国兽医学报, 31(1):77-80.16.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在罗非鱼体内代谢动力学和残留研究. 海洋与湖沼,2011,42(1):137-141.17.不同厂家藿香正气水质量比较研究及分析,中国药房,2010,21(28):2671-2673.18.Study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Semen Thlaspi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its essential oil.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Asian Symposium on Medicinal Plants, Spices and Other Natural Products, pp: 155-160, 2006, Padang, West Sumatra, Indonesia.19.Study on RAC of New Antitumor Drug,Proceedings of 2005 Symposium on Asian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pp: 186-191, 2005, Taichung, Tai-wan.2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38(2):146-150.21.四种悬钩子属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的比较,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231-9232.22.Comparative studies on toxicokinetics and residues of Dimethyl phthalate(DMP) in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at different water temperatures. Turkish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2011,11(2):253-259.23.Study on metabolism of N-Butyl Benzyl Phthalate (BBP) and Dibutyl Phthalate (DBP) in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by GC and LC-MS/MS. 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 In Press.24.PAEs类环境激素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脏器中代谢研究. 海洋与湖沼,2011,42(4):549-553..25.Behavioral responses for evaluat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specific tea shoot volatiles to the tea green leafhopper, Empoaca vitis. Insect Science, In Press. 专利情况:1.冬凌草甲素标准用对照品的分离制备工艺.授权专利号:ZL200510018540.3 第五完成人2.荷叶黄酮在降低高血脂患者中的甘油三酯的应用.公开号:CN1679601 第四完成人3.化妆品中氯氟舒松的定量检测方法.授权号:200810062610.9 第二申请人 主 持 完 成 的 科 研 项 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鱼体内PAEs类环境激素代谢动力学和残留研究(Y3080255)”个 人 简 历 2001年9月-2004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4年9月-2007年7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2007年7月-至今,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学科研
  • 蔡冲简介
  • 基 本 信 息姓 名蔡 冲性 别女出生年月 1979学位/学历博士职 称副教授 一级学科生物学二级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二级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 园艺植物生物学与安全控制办公地点格北510 联系电话0571-86835774手 机 13064760069E—mailccjacn@cjlu.edu.cn在 研 课 题 ◆2010-2012年,主持浙江省创新团队"农产品现代物流与质量安全"子课题◆2010-2015年,浙江省植物生物学精品课程获 奖 情 况 获得中国计量学院2006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荣誉称号获得中国计量学院2007年“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三等奖”荣誉称号程序降温减轻枇杷果实采后冷害, 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7Effect of 1-MCP on postharvest quality of loquat fruit, 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7果实采后品质变化及其调控的分子生理机制, 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2007特色果品杨梅,枇杷采后贮运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2009近 期 发 表 的 主 要 专 著 ◆Cai Chong (蔡冲), et al. Effect of 1-MCP on postharvest quality of loquat fruit.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06, 40: 155-162 (SCI, IF=2.015); ◆Cai Chong (蔡冲), et al. Accumulation of lignin in relation to change in activities of lignification enzymes in loquat fruit flesh after harvest.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06, 40: 163-169 (SCI, IF=2.015); ◆Cai Chong (蔡冲), et al. Acetylsalicylic acid alleviates chilling injury of postharvest loquat (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 fruit.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06, 223: 533-539 (SCI, IF=1.173); ◆Cai Chong (蔡冲), et al. 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ing alleviates postharvest chilling injury of loquat fruit.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06, 41: 252-259 (SCI, IF=2.015);◆Cai Chong (蔡冲),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stharvest senescence and chilling sensitivity of three loquat cultivars.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oquat, 2006, (ISTP);◆Chen KS, Cai Chong (蔡冲), et al.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loquat related to postharvest senescence and chilling injury.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oquat, 2006, (ISTP);◆Shan LL, Gong MJ, Cai Chong (蔡冲), et al. Non-synchronous lignin accumula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postharvest loquat frui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oquat, 2006, (ISTP);◆蔡冲等. 采后枇杷果实的质地变化与调控. 园艺学报, 2006, 33, 731-736 (一级学报)◆蔡冲等.乙酰水杨酸对采后玉露桃果实成熟衰老进程和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04, 21, 1-4(一级学报)◆蔡冲等.蛋白激酶的研究(综述).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 31, 63-67(二级学报)◆蔡冲等.构建浙江省外来入侵生物防御体系构想.浙江农业科学,2007◆蔡冲等.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检测研究进展.现代预防医学,2007◆蔡冲等.构建天目山植物分类、查询和鉴别专家系统.生物学教学,2007主 持 完 成 的 科 研 项 目 ◆2006-2010年,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枇杷程序降温冷藏技术示范◆2007-2009年,第二完成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采后枇杷果实木质化4个相关基因的协同表达与调控研究◆2005-2007年,重点参与浙江省科技重大计划项目:特色果品采后商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08-2010年,主持植物学精品课程(中国计量学院)个 人 简 历 蔡冲(1979~),女,博士,硕士生导师◆1996年9月—2000年6月,江西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6月,浙江大学,获硕士学位;◆2003年9月—2006年6月,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6月—至今,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师◆2007年4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其 他 ◆发明专利,枇杷果实低温贮藏方法(2007). ◆发明专利,一种枇杷果实贮藏保鲜方法(2007).
  • 陈春简介
  • 基 本 信 息姓 名陈 春性 别男出生年月 197909学位/学历博士(后)职 称副教授 一级学科生物学二级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二级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 生物防治,生物制药,生物机械工程学,预测微生物学办公地点格致北楼508 联系电话83865704手 机 13093765395E—mailaspring@cjlu.edu.cn在 研 课 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蚜虫专性病原真菌在蚜群中混发的竞争流行机制2、国际科学基金(IFS):Studies on epizootiological competition of two obligated-aphid-pathogens: Pandora neoaphidis and Pandora nouryi within aphid populations3、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子课题:新型生防真菌分生孢子高效分离器的研制4、安全、标准的免疫细胞制剂的研发获 奖 情 况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中国昆虫学会青年科技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浙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近 期 发 表 的 主 要 专 著 1.Chen, C. & Feng, M. G. 2005. Epizootiological modeling of Pandora neoaphidis mycosis transmission in Myzus persicae colonies initiated by primarily infected alates. Appl. Environ. Microbiol. 71(7): 4104-41072.Chen, C. & Feng, M. G. 2006.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f wide dispersal and local transmission of aphid mycosis with flight and post-flight colonization of infected alatae. Environ. Microbiol. 8(1): 69-763.Chen, C. & Feng, M. G. 2006. Probability model for the postflight fecundity of viviparous alatae infected preflight by the obligate aphid pathogen Pandora neoaphidis.Biol. Control 39: 26-314.Chen C*, Wang Z L, Ye S D, Feng M G. 2009. Synchronous production of conidial powder of several fungal biocontrol agents in series fermentation chamber system. Afr. J. Biotech. 8(15): 3649-3653 5.Feng, M. G., Chen, C. & Chen, B. 2004. Wide dispersal of aphid-pathogenic Entomophthorales among aphids relies upon migratory alates. Environ. Microbiol. 6: 510-516 6.Ye, S. D., Ying, S. H., Chen, C. & Feng, M. G. 2006. New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chamber for bulk production of aerial conidia of fungal biocontrol agents on rice. Biotechnol. Lett. 28: 799-804 7.Feng, M. G., Chen, C., Shang, S. W., Ying, S. H., Huang, Z. H., Shen, Z. C. & Chen, X. X. 2007. Aphid dispersal flight disseminates fungal pathogens and parasitoids as natural control agents of aphid. Ecol. Entomol. 32: 97-104 (IF=1.960)8.Zhang G Z, Feng M G, Chen C, Ying S H. 2007. Opportunism of Conidiobolus obscurus stems from depression of infection in situ to progeny colonies of host alatae as disseminators of the aphid-pathogenic fungus. Environ Microbiol 9(4): 859-868 (IF=4.630)9.陈春, 冯明光. 2007. 用立式多层产孢箱同步生产多株生防真菌孢子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9(3): 108-11110.叶素丹, 陈春*, 冯明光, 俞晓平. 2009. 生防真菌分生孢子高效分离器的设计及其分离效果分析. 农业技术与装备 178: 6-711.陈春. cDNA文库的构建. 见:植物分子生物技术应用手册(彭学贤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16~3512.陈春, 叶素丹, 冯明光. 2009. 固体发酵真菌孢子的方法. 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97390.813.陈春, 叶素丹, 冯明光. 2009. 旋风分离器和带有该旋风分离器的孢子分离装置. 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97391.2主 持 完 成 的 科 研 项 目 1.浙江省计划一般项目:生防真菌高纯度孢子粉产业化生产的关键工艺装备研究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 蚜虫专化性病原真菌暗孢耳霉随有翅蚜迁飞的传播及侵染循环研究3.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项目(一等):防治灰飞虱的可湿性孢子粉剂的研制个 人 简 历 1996.9-2000.7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9-2003.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专业2003.1-2005.6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2005.6-2007.6 浙江大学微生物研究所从事师资博士后工作2007.6-2009.6 浙江大学微生物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9.6-现在 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0.8-2010.10 南非共和国ARC-SGI从事访问其 他 入选浙江省 “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第二层次培养人员。入选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农业生物三药创新团队”。杭州市农村青年创业导师。中国菌物学会终身会员。中国昆虫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
  • 朱诚简介
  • 基 本 信 息姓 名朱 诚性 别男出生年月 196312学位/学历博士职 称教授 一级学科生物学二级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二级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 植物环境分子生理与食品安全办公地点格致北楼C204 联系电话0571-86914510手 机 13606614936E—mailpzhch@cjlu.edu.cn在 研 课 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MiR166及其候选靶基因对水稻镉胁迫应答调控机制研究,2012.1-2015.12.主持人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microRNA在水稻重金属镉胁迫应答中的功能分析,2010.1-2013.12.主持人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稻镉胁迫应答相关miR166、miR390和miR268的功能解析,2010.6-2013.6.主持人4.国家转基因专项:耐高温和耐盐新基因资源的挖掘及其在水稻中的应用开发,2009-2010,主要参加人员获 奖 情 况 “食品(茶叶、海产鱼虾)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获200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水稻对重金属吸收、分配与毒害的分子生理机制与调控",获2010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近 期 发 表 的 主 要 专 著 1.Yanfei Ding1, Zhen Chen1 and Cheng Zhu*.Microarray-based analysis of cadmium-responsive microRNAs in rice (Oryza sativa).J Exp. Bot, 2011: 62, ( 10) :3563–3573,2.Cheng Zhua,∗, Yanfei Dinga, and Haili Liua.MiR398 and plant stress responses, Physiologia Plantarum 2011,201-2053.Jie Xiong,Han Lu ,Kaixing Lu,Yuxing Duan ,Lingyao An ,Cheng Zhu(朱诚) *.Cadmium decreases crown root number by decreasing endogenous nitric oxide, which is indispensable for crown root primordia initiation in rice seedlings. Planta (2009) 230:599–6104.Jie Xiong , Lingyao An ,Han Lu ,Cheng Zhu(朱诚)*. Exogenous nitric oxide enhances cadmium tolerance of rice by increasing pectin and hemicellulose contents in root cell wall .Planta (2009) 230:755–7655.Yu-ping Yan, Jun-Yu He, Cheng Zhu*(朱诚), Chang Cheng, Xue-Bo Pan, Zhong-Yang Sun.Accumulation of copper in brown rice and effect of copper on rice growth and grain yield in different rice cultivars. Chemosphere,2006,65(10):1690-1696. .6.Feijuan Wang ,Bin Zeng ,Zongxiu Sun, Cheng Zhu(朱诚).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line and Hg2+-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 a Tolerant Rice Mutant. Arch Environ Contam Toxicol (2009) 56:723–7317.Yan-Fei Ding, Cheng Zhu(朱诚).The role of microRNAs in copper and cadmium homeostasis. BBRC,2009,386:6–108.K.-X. LU, L.-N. SHANG-GUAN, C. ZHU(朱诚)* AND X. LIU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iccation tolerance and glassy cytoplasm of the cells of rice seed embryos. Seed Sci. & Technol., 2009,37, 161-166 9.L. ZHAO, J. XIONG, L.P. LI and C. ZHU(朱诚)*.Low concentration of exogenous Abscisic Acid Increases Lead Tolerance in Rice Seedlings. Biologia Plantarum .2009,53(4):728-738 10.HE Jun-Yu, ZHU Cheng*(朱诚), JIANG De-An , SUN ZONG-Xiu.Uptake,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forms of cadmium in wild-type and mutant rice, PEDOSPHERE,2008, 18(3):371-37711.Xue-Bo Pan, Cheng Zhu*(朱诚), Cheng Cheng.Assessment of techniques for screening alfalfa cultivars for aluminum tolerance, EUPHYTICA, 2008,164(2):541-54912.Chen Jing, Zhu Cheng*(朱诚), Li Li-ping. Effect of exogenous salicylic acid on growth and H2O2-metabolizing enzymes in rice seedlings under lead stress. J Env. Sci.2007,19:44-49.13.J. Chen, C. Zhu*(朱诚), D.Lin and Z.X. Sun. The effects of Cd on lipid peroxidation, hyderogen peroxide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in Cd-sensitive, Canadian J. Plant Sci.,2007,87(1):49-5714.J.Y.HE, C. ZHU*(朱诚), Y.F.REN, D.A.JIANG and Z.X.SUN. Root morphology and cadmium uptake kinetics of the cadmium-sensitive rice mutant. Biology Plantarum,2007,51(4):791-79415.Junyu He, Cheng Zhu*(朱诚), Yanfang Ren, Yuping Yan, and Dean Jiag.Genotypic variation in grain cadmium concentration of lowland rice. J Plant Nutr Soil Sci.,2006,169:711-71616.Cheng Zhu*(朱诚), Zhen Chen. Role of polyamines in adventitious shoot morphogenesis from cotyledons of cucumber in vitro.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05,81(1):45-5217.Cheng Zhu?(朱诚), Guoming Shen,Yuping Yan and Junyu He. Genotypic variation in grain mercury accumulation of lowland rice .J Plant Nutr Soil Sci.2008,175:1-518.Zhu, C*(朱诚). and Chen, J. Changes in soluble sugar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in peanut seeds during ultra dry storage and after accelerated aging. Seed Sci. & Technol., 2007, 35(2) 386-40019.C. ZHU*(朱诚), C. CHENG, X. LIU AND J.Y.HE, Accumulation of soluble sugars related to desiccation tilerance during rice (Oryza Sativa L ) seed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 Seed Sci & Technol,2007,35(3):649-65920.Zhu C(朱诚), L.-P Li, X. Liu. Changs in sugars during rice seeds desiccation. Russion Journal Plant Physiology, 2006,53(2):198-20421.红托竹荪菌托中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多糖的分离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7 10067536.522.番红花球茎愈伤组织诱导与抗肿瘤有效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7 10067577.X主 持 完 成 的 科 研 项 目 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的“粮油、蔬果等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 2006-2009年,主持人。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螯合肽在Cd敏感型和耐性型水稻突变体中的作用与调控。2007-2009,主持人。3.国家973计划子课题: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和积累与农产品安全。2003-2008年,副组长。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种子耐干性的诱导和强化种子活力的机理研究。2004-2006年,主持人。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干种子耐脱水性的生化、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2002-2004年,主持人。6.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综合示范(茶叶)。2004-2006年,主持人。7.“十五”国家重大攻关计划:食品(茶叶、海产鱼虾)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2004-2006,参加。8.国家科技部973前期专项:植物对重力信号的感知传导和反应的研究。2002-2004,副主持人9.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防治HP的功能性食品新技术的研究,2003-2005,主持人10.国家科技部973前期专项:药用植物种子超干持久保存种质的研究。2003-2005。主持人个 人 简 历 1980.9-1984.7 杭州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1984.8-1998.7 浙江农业大学生物科学系,教师,期间获得农学硕士学位,讲师, 副教授1998.7-2010.4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期间获理学博士学位,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植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 2010.4-至今 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
  • 徐鹏简介
  • 基 本 信 息姓 名徐 鹏性 别男出生年月 198101学位/学历博士职 称讲师 一级学科数学二级学院理学院二级学科应用数学研究方向 分形理论及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办公地点格致中楼413 联系电话86835749手 机 13868125229E—mailxupeng@cjlu.edu.cn在 研 课 题 1.支气管分叉网络中颗粒多相流的输运特性研究(Y6110343),8.0万,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1-2012.12 获 奖 情 况 1.多孔介质传热与传质特性分形分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第二完成人)2. 树状分形分叉网络的输运特性,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2010.近 期 发 表 的 主 要 专 著 1.Peng Xu and Boming Yu, The scaling laws of transport properties for fractal-like tree network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00 (2006) 104906. 2.Peng Xu, Boming Yu, Meijuan Yun and Mingqing Zou, Heat conduction in fractal tree-like branched net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49 (2006) 3746-3751. 3.Peng Xu, Boming Yu, Yongjin Feng and Mingqing Zou, Permeability of the fractal disk-shaped branched network with tortuosity effect, Physics of Fluids, 18 (2006) 078103. 4.Peng Xu, Boming Yu, Yongjin Feng and Yanjun Liu, Analysis of permeability for the fractal-like tree network by parallel and series models, Physica A, 369 (2006) 884-894. 5.Peng Xu and Boming Yu, Developing a new form of permeability and Kozeny-Carman constant for homogeneous porous media by means of fractal geometry,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34 (2008) 74-81. 6.Peng Xu, Arun S. Mujumdar and Boming Yu, Fractal theory on drying: a review, Drying Technology, 26 (2008) 1-11. 7.Peng Xu and Boming Yu, Shuxia Qiu and Jianchao Cai, An analysis of the radial flow in the heterogeneous porous media based on fractal and constructal tree networks, Physica A, 387 (2008) 6471-6483. 8.Peng Xu, Arun S. Mujumdar and Boming Yu, Drying-induced cracks in thin film fabricated from colloidal dispersions, Drying Technology 27 (2009) 636-652. 9.Peng Xu, Arun S. Mujumdar and Boming Yu, Innovative hydrocyclone inlet designs to reduce erosion-induced wear in mineral dewatering processes, Drying Technology 27 (2009) 201-211. 10.Peng Xu, Xiangqi Wang, Arun S. Mujumdar and C.Yap,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tree-shaped microchannel nets with/without loo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48 (2009) 2139-2147.11.Peng Xu, A.S. Mujumdar, H.J. Poh, Boming Yu, Heat transfer under a pulsed slot turbulent impinging jet at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Thermal Science, 14 (2010) 271-281.12.Peng Xu, Boming Yu, Shuxia Qiu, H.J. Poh, A.S. Mujumdar, Turbulent impinging jet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due to intermittent puls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49 (2010) 1247-125.13.Xiangqi-Wang, Peng Xu, Arun S. Mujumdar, Christopher Yap, Flow and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offset branching net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49 (2010) 272-280.14.Jun Chen, Boming Yu, Peng Xu and Yonghua Li, Fractal-like tree networks increasing the permeability, Physical Review E 75 (2007) 056301.15.Yanjun Liu, Boming Yu, Peng Xu and Jinsui Wu, Study of the effect of capillary pressure on permeability, Fractals 15 (2007) 55-62.16.Yongjin Feng, Boming Yu, Peng Xu and Mingqing Zou, 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nanofluids based on the nanolayer and the aggregation of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Physics D 40 (2007) 3164-3171.17.Mu Chen, Boming Yu, Peng Xu and Jun Chen, A new deterministic complex network model with hierarchical structure, Physica A 385 (2007) 707-717.18.Yongjin Feng, Boming Yu, Mingqing Zou and Peng Xu, A generalized model for 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 based on self-similarity, Journal of Porous Media 10 (2007) 1.19.Jie Xu, Boming Yu, Mingqing Zou and Peng Xu, A new model for heat conductivity of nanofluids based on fractal distributions of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Physics D 39 (2006) 4486-4490.20.Mingqing Zou, Boming Yu, Yongjin Feng and Peng Xu, A Monte Carlo method for simulating fractal surface, Physica A 386 (2007) 176-186.21.Yongjin Feng, Boming Yu, Kaiming Fen, Peng Xu and Mingqing Zou,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nanofluids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nanoparticles by Monte Carlo simulation,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10 (2008) 1319-1328.22.Mingqing Zou, Boming Yu, J. Cai and Peng Xu, Fractal model for thermal contact conductanc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 130 (2008) 101301.主 持 完 成 的 科 研 项 目 1. 生物分叉网络的输运特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947153,经费:3.0万,2010.1-2010.12;2. 支气管分叉网络中颗粒多相流的输运特性研究(Y6110343),8.0万,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1-2012.12 个 人 简 历 徐鹏,男,1981年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至200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作访问学者,在Arun S. Mujumdar教授研究小组合作研究,现为中国计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形理论及其应用、多孔介质以及计算流体力学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并对国内外专家多次引用。Dry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Thermal Science等多个SCI国际期刊的评审人。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2010),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郁伯铭/徐鹏/冯勇进,2010)。
  • 汪悦简介
  • 基 本 信 息姓 名汪 悦性 别女出生年月 197811学位/学历博士职 称副教授 一级学科数学二级学院理学院二级学科应用数学研究方向 微分几何、几何分析办公地点格致中楼518 联系电话0571-86914484手 机 13819107692E—mailkellywong@cjlu.edu.cn在 研 课 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0901147),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复几何中若干几何分析问题”,主持,16万, 2010年1月--2012年12月。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1091240225),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关于Hodge理论及其应用的若干问题”,主持,1.2万,2010年6月--2010年12月。 获 奖 情 况 1. 2001年,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2. 2008年,校级工会积极分子。3. 2009年,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培养人员。4. 2009年,学校优秀科研工作者。5. 2009年度被列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6. 2009-2010学年,校级优秀班主任。近 期 发 表 的 主 要 专 著 1. Y.Wang, X.Zhang, Twisted holomorphic chains and vortex equations over non-compact Kahler manifolds, J.Math.Anal.Appl.,Vol.373,(2011):179-202.(SCI)2. Y.Wang, Gradient estimates and Harnack inequalities for diffusion equation on Riemannian manifolds, Frontiers of Mathematics in China, Vol.5, No.4,(2010):727-746.(SCI)3. Y.Wang, Coupled Vortex equations on complete Kahler manifolds, Canadian Mathematical Bulletin, Vol.51, No.3, (2008): 467-480. (SCI)4. Y.Wang, X.Zhang, A class of Kazdan-Warner typed equations on non-compact Riemannian manifold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Mathematics, Vol.51, No.6, (2008):1111-1118.(SCI)汪悦,张希,非紧Riemman流形上的一类Kazdan-Warner型方程,中国科学(A),Vol.38,No.3,(2008):271-278.5. Y.Wang, X.Zhang,The Coupled Yang-Mills-Higgs flow,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Vol.339,Issue 1,(2008):153-174.(SCI)6. 汪悦,Hermite流形上Coupled Vortex方程的Dirichlet问题,数学学报,Vol.50,No.4,(2007):887-894.7. 汪悦,完备Hermite流形上Coupled Vortex流,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Vol.34,No.6,(2007):609-614.8. 汪悦,de Sitter空间中常曲率的类空超曲面,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Vol.42,No.4,(2004):494-498.主 持 完 成 的 科 研 项 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0981240113),国际合作交流项目“Hichin-Kobayashi对应的相关几何分析问题”,主持,1.2万。2. 2007年获浙江省科协“育才工程”项目资助。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0771188), 面上项目“Hitchin-Kobayashi对应的推广及相关几何分析问题”(排名第三)15万。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0571154), 面上项目,(合作)个 人 简 历 汪悦,女,1978年11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同年保送为浙江大学数学系硕博连读研究生,师从沈一兵、白正国教授;2006年获基础数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至今在中国计量学院理学院数学系工作,2008年晋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年被美国数学会聘为《Mathematical Reviews》特约评论员。从事整体微分几何、几何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10901147)、国际交流合作项目(No.10981240113,No.11091240225)各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771188)一项。2007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育才工程”资助,于2008年6月赴意大利ICTP参加微分几何国际会议。 2009年3月赴意大利ICTP进行学术访问两个月,并参加5月11日—29日在意大利ICTP举行的扭结理论及其应用的短期课程和国际会议。2010年6月参加6月14日--7月2日在ICTP举行的Hodge理论的短期课程和国际会议。2010年8月,北京国际数学中心作学术访问。
  • 王勤简介
  • 基 本 信 息姓 名王 勤性 别女出生年月 学位/学历博士职 称副教授 一级学科数学二级学院理学院二级学科应用数学研究方向 组合最优化、计算复杂性、图论办公地点格致中楼520 联系电话86875619手 机 E—mailwq@cjlu.edu.cn在 研 课 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p-重心选址反问题的复杂性与算法研究, 2012-2015.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优化逆问题的应用研究, 2010-2011.获 奖 情 况 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003.近 期 发 表 的 主 要 专 著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部分代表作如下:[1] Q. Wang, J.J. Yuan, J.Z. Zhang, An inverse model for the most uniform problem, 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 36(2008), 26-30. (SCI)[2] Q. Wang, X.G. Yang, J.Z. Zhang, A class of inverse dominate problems under weighted l_infinity norm and an improved complexity bound for Radzik’s algorithm, 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 34(2006), 551-567. (SCI)[3] Q. Wang, J.J. Yuan, 4-regular claw-free IM-extendable graphs, Discrete Mathematics, 294(2005), 303-309. (SCI)[4] J.J. Yuan, Q. Wang, Partition the vertices of a graph into induced matchings, Discrete Mathematics, 263(2003), 323-329. (SCI)[5] Q. Wang, J.J. Yuan, Maximal IM-unextendable graphs, Discrete Mathematics, 240(2001), 295-298. (SCI)主 持 完 成 的 科 研 项 目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留学回国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厅青年教师资助项目1项。个 人 简 历 2000年6月在郑州大学数学系获得图论与组合最优化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2月在香港城市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最优化理论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7月到中国计量学院理学院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研究兴趣包括组合优化,计算复杂性,图论等。在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 Discrete Mathematics,OR Transactions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现为中国运筹学会图论组合分会理事。
  • 毛成简介
  • 基 本 信 息姓 名毛 成性 别女出生年月 1966.1学位/学历#职 称教授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办公地点仰北210 联系电话86914559手 机 13305816868E—mailmc@cjlu.edu.cn在 研 课 题 1.2009年12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的现状和教育对策”(2/9);(09YJC810044);2.2007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因果模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实效性研究"(3/5)(200706793.2009年7月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优势深度互补,激活工程教育资源”(2/5)(yb09038);4.2009年浙江省教育统计学会立项课题“基于心理授权的高校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2/6)(09D-02)5.2010年中国高教学会重点规划课题“企业与工科专业在教育资源上的互补性合作研究与实践”(4/8)获 奖 情 况 1.2004年论文《变革思维模式,增强德育效果》获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1/1)2.2005年课题《大学生“三自”的模式研究及功能发挥》获本校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5)3.2005年《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增强责任意识为切入点,改进学生管理模式》获浙江省教学教育成果二等奖;(3/5)4.2008年论文《对高校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角色的几点思考》获省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1/1)5.2010年《测控类专业工程教育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本校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5)6.2010年《应用物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获本校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3/5)7.2011年《基于心理授权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获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1/3) 近 期 发 表 的 主 要 专 著 1.《变革思维模式,增强德育效果》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10(一级)2.《主体性教育与学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03.23.《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浙江中医大学学报2007.14.《论自我决定理论对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意义》思想教育研究2008.4(核心)5.《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磁性材料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中国大学教学2009.1(核心)6.《大学生生涯决定的群体差异及教育对策》思想理论教育2009.3(核心)7.《素质教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关系的哲学解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5高教文摘转载(核心)8.《负责任的教育应让学生学会负责》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核心)9.《有机整合理论对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启示》中国高等教育2009.7人大复印转载(一级)10.《基于心理授权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9.7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核心)11.《服务行政: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新方向》教育发展研究2010.9(一级)12.《基于组织承诺的工科教师培养》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一级)13.《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中国成人教育2010.13(核心)主 持 完 成 的 科 研 项 目 1.2006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依托磁性材料产业大省的背景,培养特色人才的研究与实践”;(1/7)(yb06055)2.2009年浙江省高教规划课题—“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模型的构建和应用”;(1/5)(SC244)3.2006年校级高教研究课题“培养磁性材料特色人才的研究与实践”;(1/6)4.校级高教研究课题“提高我校学生考研率”;5.校级高教研究课题“大学生心理测试资料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6.校级高教研究课题“学生党支部德育功能的探索与实践”;7.校级高教研究课题“提升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效能的研究”;8.2006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本科院校辅导员岗位胜任力模型研究”;(2/5)(20060542)个 人 简 历 现任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曾先后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厅级相关课题的研究,并曾获得了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和省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论文成果奖。一直担任研究生学位课《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主讲任务,本科生必修和选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大学心理学》、《大学生学习生活指导》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为学校心理咨询室兼职辅导教师。
  • 兰婷简介
  • 基 本 信 息姓 名兰 婷性 别女出生年月 196807学位/学历博士职 称教授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史 民族文化办公地点图书馆1114 联系电话0571-87676330手 机 E—maillant@cjlu.edu.cn在 研 课 题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代教育与科举研究,项目号:11BZS038;获 奖 情 况 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吉林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吉林省第二次社科联优秀成果奖;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近 期 发 表 的 主 要 专 著 专著:《金代教育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编著:《吉林满族家谱资料选编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2月;《东亚史》,长春出版社,2005年12月;《吉林满族家谱资料选编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6月;《萨满文化研究信息与情报选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论文(均为第一作者):1. 金代教材建设,满族研究,2009年第4期(核心期刊);2. 金代武举与武学教育,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5期 (核心期刊);3. 金代宫廷教育,东北史地,2007年第6期 ;4.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年第3期 ; 5. 金代女真官学,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9期(一级期刊) ;6. 清代费雅喀人的宗教信仰,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 (一级期刊);7. 金代女真教育制度,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6期(核心期刊);8. 金代女真教育特点、历史地位及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一级期刊);9. 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年第6期10. 试论金世宗的教育思想,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1. 日本中小学生“减负”的启示,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3年第5期;12. 试论曾国藩的教育思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13. 美日中小学课程改革比较, 松辽学刊,2001年第4期;14. 高师小教本科专业历史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第8期 (核心期刊);15. 日本高中世界史教育的主题学习,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核心期刊);16. 日本初中地理科目的改革,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核心期刊);17. 日本高中地理科目课程改革前后的比较,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核心期刊);18.吉林满族陈汉军旗萨满祭祀,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19. 金代私学,史学集刊,2010年第3期(核心期刊);20. 金代皇室教育,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21. 树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22. 金代书院考,史学集刊,2011年第6期(核心期刊);23. 金代教材体系成因探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主 持 完 成 的 科 研 项 目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金代教育制度研究》;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金代女真族教育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吉林满族陈汉军张氏萨满神本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中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吉林满族家谱研究》;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金代女真族教育制度研究》。个 人 简 历 本人1990年获吉林师范大学史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吉林师范大学史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吉林大学史学博士学位。本人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教育史、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在国家一级、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著作6部,其中专著1部;承担国家、省、厅级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研究成果获得奖项10余项,其中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吉林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曾担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萨满文化” 研究基地负责人。 其 他 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科研、研究生教育工作),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 邓德刚
  • 姓 名 邓德刚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507  学位/学历 博士 职 称 副研究员  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级学科 材料物理与化学  研究方向 特种光纤;LED用荧光材料;光电功能薄膜 办公地点 赛博南楼202  联系电话 0571-86835781 手 机 E—mail dengdegang@cjlu.edu.cn  在 研 课 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价铬离子掺杂微晶玻璃光纤光放大特性的研究(61008042),2011.1-2013.12,经费:22万,项目负责人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紫光激发白光LED用高效氮化物荧光粉的开发,编号:2008C21G2080059,2008.1-2009.12,经费:30万,项目负责人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超宽带光纤放大器用Cr离子掺杂微晶玻璃光纤的研究,项目负责人  获 奖 情 况  200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2006年度大恒光学奖学金优秀奖  2007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 陈燕敏
  • 姓 名 陈燕敏 性 别 女  学位/学历 博士 职 称 讲师  一级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二级学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信息检索、人工智能、计算语言学、自动文摘 办公地点  联系电话 13107710650 手 机 E—mail chenyanmin@gmail.com  在 研 课 题  2006.12-2009.12 基于集聚的自动文摘,中国计量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排名第1,负责人
  • 刘义
  • 姓 名 刘 义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812  学位/学历 博士 职 称 副教授  一级学科 法学 二级学院 法学院 二级学科 经济法学  研究方向 宪法审查程序;经济与宪政;法学理论 办公地点 格致中楼B118  联系电话 0571-86835795 手 机 13588157175 E—mail amenda007@sohu.com  在 研 课 题  1、浙江省教育厅2008年科研项目:“非公经济的宪法保障机制研究:以杭州市民营经济为例”(Y200805861);  2、2010年校统战部理论研究课题:“公民监督权的宪法保障与界限研究”(TZ2010X04);  3、2010年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法治国家的程序进路:兼论《立法法》第90条”  获 奖 情 况  1. 2005年11月,参与完成的研究报告《复活的私权:对“民营经济”权利制度的考察》获第二届长三角法学论坛征文一等奖;  2. 2005年11月,论文《关于民营经济的宪法论》获第二届长三角法学论坛征文二等奖;  3. 2006年5月,获香港黄乾亨基金授予的年度“黄乾亨奖学金”;  4. 2006年10月,获台湾光华教育基金会授予的“光华奖学金”;  5. 2006年11月,获浙江大学“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  6. 2008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7. 2009年9月,入选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  近 期 发 表 的 主 要 专 著  1、《宪法审查的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12月版,个人专著;  2、《法律制度的创新之路:以有限理性为视角》,《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3、《王权主义与立宪主义:一个比较的考察》,《福建论坛》2008年第3期;  4、《关于民营经济的宪法论:基于奥尔多学派的慎思与重构》,收录于孙笑侠、钟瑞庆等著《复活的私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187页;  5、《新中国宪法变迁的见证: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政法论坛》2005年第5期;  6、《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3期。
  • 赵长健
  • 姓 名 赵长健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03  学位/学历 博士 职 称 教授  一级学科 数学 二级学院 理学院 二级学科 应用数学  研究方向 凸几何分析与数学分析、几何不等式与分析不等式 办公地点 格致中楼610  联系电话 0571-81308213 手 机 0571-88855125 E—mail chjzhao@163.com  在 研 课 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971205/A010603),时间:2010.1-2012.12, 经费:28万元。  获 奖 情 况 年11月,博士论文“凸体几何极值问题”荣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  (2)2008年12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  (3)2008年12月,荣获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4)2007年10月,荣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5)2002年2月,荣获“山东省高校第五批中青年学术骨干”称号。  (6)2004年3月,被山东省滨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滨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 姚宝国
  • 姓 名 姚宝国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106  学位/学历 博士(后) 职 称 副研究员  一级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二级学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研究方向 测试技术、测试方法 办公地点 仰中212  联系电话 86914554 手 机 13221081018 E—mail yaobg@hotmail.com  在 研 课 题  【1】 多孔聚合物材料手感特性测试原理与表征方法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1110720,项目负责人  【2】 雾培大棚自动监测控制技术及系统,项目编号03103-101099,横向课题,项目负责人  【3】 基于AS/RS轴承检配系统关键技术及测量装备研发,项目编号:2009C21G2080047,省科技计划项目,主要完成人;  【4】 中国计量学院引进人才项目,项目负责人  【5】 07.12-09.3,纺织品手感特性测评与表征方法研究(20070421178),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6】07.3-09.4,工业机器人飞机辅助装配及切削加工技术,XXX大部件调姿、对合及精加工系统(410工程,06-1819-07-11)子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子项目,项目负责人;  【7】04.2-06.3,FSTT (Fabric Smart Tactile Tester) (HK PolyU Fund G-V987, A188 and ITF Fund ITS-023-03),香港理工大学及特区政府创新基金,主要完成人  【8】03.12-07.2,Development of Smart Thermal Functional Apparel Technologies (ITS-023-03),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支助项目,主要完成人
  • 俞晓平
  • 姓 名 俞晓平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03  学位/学历 博士(后) 职 称 研究员  一级学科 生物学 二级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二级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向 昆虫致害性变异及其应用研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防治、生物制药和应用研究 办公地点 明德南210  联系电话 0571-86836006 手 机 13957133860 E—mail yxp@cjlu.edu.cn  在 研 课 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生菌对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理,编号:30270199”;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褐飞虱共生菌的离体培养、分子鉴定和在不同地理种群特性研究中的应用,编号:30470227”;主持浙江省重大招标项目“植物源高效低毒杀虫剂的研制和开发,编号:021102533“;主持浙江省重大招标项目”高效低毒蔬菜专用生物杀菌剂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编号 2004C12015“;主持浙江省重点项目“茭白新品种选育及其在无害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04C22003  获 奖 情 况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第二完成人),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第二完成人),浙江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次(第三完成人),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分别为第一完成人和第五完成人),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均为第一完成人),浙江省丰收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其他奖励3次。  1997年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同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获浙江省“青年科技金奖”,同年获“全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1999年获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2005年获“浙江省优秀博士后”,2006年获“浙江省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 李文军
  • 姓 名 李文军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001  学位/学历 硕士 职 称 副教授  一级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院 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二级学科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研究方向 仪表数据远传技术,计算机应用 办公地点 仰北216  联系电话 0571-86914562 手 机 13989869090 E—mail liwenjun@cjlu.edu.cn  在 研 课 题  无线流量仪表网络核心技术开发(2009R50024),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量值溯源数据库管理系统(H101093),企业委托  膨胀阀生产装配线自动化系统改造(H091073),企业委托  基于传感器数据库技术的分布式测控系统(2006QK66),国家质检总局质量技术监督科技项目
  • 李丹青
  • 姓 名 李丹青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5708  学位/学历 学士 职 称 教授  一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级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二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向 政治思想教育创新 办公地点 行政北楼410  联系电话 0571-86836067 手 机 13003622979 E—mail danqingli@cjlu.edu.cn  在 研 课 题  1.浙江省教科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制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标准的研究”,课题编号:2009SB28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构建‘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06AIL0070098  3.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高等学校管理领域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子课题“应用ISO9000标准理论,构建应用型院校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BIA070030-66  4.中国计量学院 2004 年度重点课题“ 大众化形势下普通高校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 HEZ200408 。  5.中国计量学院 2006 年度重点课题“构建具有“标准化”特色的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 HEZ200601 。  获 奖 情 况  1.2009年9月浙江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依托课程开发和改革的大学创新教育探索”  2.2009年9月浙江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理念引领、制度保障、学科支撑,着力构建广义计量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3.2008年8月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  4.2008年12月中国计量学院第二届“我最喜爱的老师”  5.2008年3月浙江省“三八红旗手”  6.2008年1月高教所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第二届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奖  7.2007年1月(2005-2006年度)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8.2007年1月高教所获(2005-2006年度)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9.2006年12月浙江省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学生评教制度的构建”  10.2006年10月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著作一等奖:《大学生学习生活指导》  11.2006年9月中国教师奖励基金会“科研优秀教师”及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科研进步奖  12.2006年9月中国计量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研究及实践”  13.2006年9月中国计量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  14.2005年10月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学习素质的高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  15.2005年10月高教所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首届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奖  16.2005年7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奖:“学科建设:转型期高校发展的根本”  17.2004年1月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全国学习科学研究先进个人 -  18.2004年1月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研究学习科学 强化学习意识 促进学习改革”  18.2004年10月中国计量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大学生学习力创造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
  • 颜幸尧
  • 姓 名 颜幸尧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103  学位/学历 博士 职 称 副教授  一级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院 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二级学科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研究方向 仿昆虫微飞行器、流动检测、机电设备测控系统 办公地点 仰北  联系电话 86875662 手 机 18958141130 E—mail cjlu_yan@163.com  在 研 课 题  “仿昆虫微飞行器相关技术得研究”,中国计量学院引进人才启动基金,项目主持  “仿昆虫微飞行器拍翅附加质量力简化模型的研究”编号Y609063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 尹招琴
  • 姓 名 尹招琴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611  学位/学历 博士 职 称 副教授  一级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院 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二级学科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研究方向 纳米粒子多相流 办公地点 仰仪北楼606  联系电话 0571-86875662 手 机 0571-87676277 E—mail yinzq@cjlu.edu.cn  在 研 课 题  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超细颗粒在双射流场中的团聚和扩散机理研究".2011-2012(主持)  2.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子项目"CFO喷嘴法微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研究 "2011-2013  3.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 2010-2011  获 奖 情 况  浙江省第四届高校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二等奖  浙江省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  中国计量学院第八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中国计量学院首届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一等奖  中国计量学院第四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  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258号中国计量学院招生办公室
  • 电话:
    %u0030%u0035%u0037%u0031-%u0038%u0036%u0038%u0033%u0036%u0030%u0036%u0030
相关推荐
喀什大学师资好不好,喀什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工程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工程大学师资怎么样 广西艺术学院师资好不好,广西艺术学院师资怎么样 海南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海南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华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华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